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情人節,在這個聽起來就很溫馨甜蜜的日子,你渴望如何度過呢?
我們生來就是社會性動物,本能地渴望與人分享生活裡的大小事,渴望愛、渴望被愛,同時我們亦總將孤獨與獨處聯繫起來,但事實上,孤獨感是否獨處時的特有感受呢?根據經驗,答案是否定的。
自六十年代初起,有關孤獨感的文獻於學術研究領域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隨著 Weiss、Rook、Spinner、Peplau、Ferguson 等著名心理學家、社會學學者,以及各界對於孤獨感的關注和研究增加,相關的理論與概念開始獲得實證的支持。
主觀上,孤獨感是一種不愉快的心理狀態,覺得自己與他人隔絕,讓人感到無能為力的無奈。然而,孤獨感的定義必須與「社交隔離」 (Social isolation) 區分開來,後者形容個體與他人之間缺乏連繫的客觀特徵 (Cornwell & Waite, 2009),前者反映的是個人對於「社交參與」 (Social participation) 或「社交隔離」的主觀認知評估。 學者普遍認為孤獨感的反義是「根植感」 (Embeddedness) (Gierveld & Van Tilburg, 2010),例如關係的多樣性,社交聯繫頻率和關係質量等,都有助於減低孤獨感的形成。
Peplau 和 Perlman (1982) 指出,孤獨感源於社交孤立和社會關係的缺失。 於是,這期望落差便導致了消極的孤獨感 (Weiss, 1973)。 Weiss (1973) 認為,個體所期望的人際互動不足時,便會產生不同層面及程度的孤獨感覺,其中「社交孤獨感」(Social loneliness) 是因為缺乏有意義的友誼或社交網絡,例如在社交環境轉換時的不適應所衍生沮喪的感受;而「情緒孤獨感」(Emotional loneliness) 則是失去親密依附對象所產生的情感反應,例如失去配偶或愛人的情況下,其類似分離焦慮症狀般、時有焦急、慌張與空虛的感受。過去研究亦發現,孤獨感與其受挫經驗可能伴隨著嚴重的後果,當中包括憂鬱症、藥物和酒精濫用,甚至自殺的念頭和行為等等 (Jones, Rose, & Russell, 1990)。此外,社交問題也會對我們的自尊和自我價值感構成負面影響 (Mäkelä, Andersson & Seppala, 2012)。
孤獨感既然是人類社會的一種心理狀態,其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當中與個人所處的社交環境和社會關係狀況有著密切的聯繫。因此,INVO希望對此進行研究和探討。在2020年 8月至12月期間,INVO 以修訂版的《UCLA孤獨感量表》(Russell et al.,1980) 與 Weiss (1973) 所提出的兩種孤獨量表,包括《社交孤獨感》 (Social loneliness) 與《情緒孤獨感》 (Emotional loneliness) 為基礎,編制了共16項的「孤獨感測試」https://www.invohkapp.com/loneliness2020/index.php 並在網上進行問卷調查,研究採取便利抽樣方法,透過社交媒體網絡平台,共招募了 503名網民,在排除空白及重複問卷後,共計獲得 478 個有效數據,有效問卷回收率為 95%。 研究員以 SPSS 27.0 統計軟體進行數據分析,目的是研究香港受訪者在現實生活及網絡上的社交狀況與其孤獨感的關係。透過孤獨感測試,INVO希望能協助受訪者在自我探索的道路上,更精准地定位自己現在的狀態。
數據顯示,受訪者包括 230位男士 (48.1%) 和 248位女士 (51.9%)。年齡段覆蓋 15歲以下 (4%) 以及 60歲以上人士 (0.2%) 但只屬少數,所有受訪者當中以 273位 15-24歲 (57.1%) 以及 162位 25-34歲 (33.9%) 佔大多數。
逾4成受訪者「經常感到無人明白自己」
受訪者被問及一系列關於主觀感受的問題,整體而言,四成半受訪者表示「有時」感受到孤單,而16.1%受訪者表示「經常」感到孤單。數據中,部分受訪者「經常」感到「自己無傾訴嘅對象」(30%)、「無人真正明白自己」(41.6%) 、「渴望自己有同伴」(30.2%) 和「自己好難結識到朋友」(29.3%)。在478位受訪者中,14位 (2.9%) 表示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任何朋友,而這些受訪者的孤獨指數更達至 28.18,比 27.18 的平均值高出 3.6% (表一)。
嚴重的孤獨感是社會常態,男女的孤獨程度沒有顯著分別
根據《UCLA孤獨感量表》得出的結果,受訪者的孤獨指數為 27.15,反映此範圍內的人在社交互動方面時有掙扎,並且經常感到孤獨。女性受訪者的《UCLA孤獨感》為 27.23,《社交孤獨感》為 2.27,《情緒孤獨感》為 2.18,比男性的《UCLA孤獨感》高 .1,但比男性的《社交孤獨感》低 .08 和男性的《情緒孤獨感》低 .11 (表二)。整體而言,34.75% 受訪者處於嚴重程度的孤獨狀況,意味這些受訪者在生活中有較嚴重的失衡情況。此外,超過五成受訪者在《情緒孤獨感》 (n = 251, 52.5%) 和《社交孤獨感》 (n = 281, 58.9%) 得出 3 這個孤獨感極嚴重的分數,反映這些受訪者的心理狀況正處於嚴重缺乏滿足感的狀態。
處於「開放式交往關係」比擁有「固定伴侶」者更孤獨
受訪者中,有「固定伴侶」的《UCLA孤獨感》最低 (25.62),孤獨程度相比「已婚」的受訪者 (26.00) 更低。處於「開放式交往關係」受訪者的《UCLA孤獨感》(27.25)、《社交孤獨感》(2.67) 和《情緒孤獨感》(2.08),比有「固定伴侶」和「已婚」這兩種感情狀況、甚至「A0」的受訪者 (27.21) 的孤獨程度都要高;而處於「開放式交往關係」的《社交孤獨感》也比「A0」和「單身」受訪者的孤獨程度更高 (2.67) (表七)。
與家人關係「好差」的受訪者得出更孤獨的結果
普遍來說,《UCLA孤獨感》和《情緒孤獨感》最高的受訪者組別與家人關係處於「好差」的狀況;反之,表示與家人關係「好好」的受訪者的結果顯示,他們的《UCLA孤獨感》(25.29)、《社交孤獨感》(2.07) 和《情緒孤獨感》(1.80) 均是最低 (表八)。
現實生活中比網路世界的朋友或人脈與孤獨感的關係更顯著
從表十二我們可以看出受訪者現實生活中朋友的多少與其《UCLA孤獨感》和《情緒孤獨感》有顯著的負相關,分別是 (r=-.128, p<.005) 和 (r=-.306, p<.001),顯示這兩個分量表的孤獨感較高者,其現實中的朋友較少,或者現實中的朋友數量較少者,其《UCLA孤獨感》和《情緒孤獨感》較高。另外,受訪者與與家人的關係和 Facebook上的朋友數量皆與《情緒孤獨感》有顯著但較低的負相關,分別是 (r=-.155**, p<.001) 和 (r=-.129, p<.005) 。但受訪者Facebook上的朋友數量與《UCLA孤獨感》的相關結果為 -.072 (p >.05),與《社交孤獨感》的相關結果為 -.065 (p >.05),反映這兩個分量表的孤獨感與網路上的人脈未達顯著相關性 (r=.039, p>.05)。
結論
產生孤獨感的現象在都市生活中日漸常見,但我們對於該如何應對孤獨感仍不甚了然,甚至人們會認為承認有孤獨感是脆弱的表現。不少人為了擺脫孤獨的感覺,依賴著網絡世界不間斷的聯繫,或是享受過千上萬的追隨者帶來的快感,從而讓自己顯得不那麼孤獨。然而,網絡世界始終是虛擬的,缺少了人與人最直接接觸的真實感,這種疏離的關係往往讓我們陷入了更深的孤獨。隨之而來的結果是,日漸弱化的連結令我們更不願意與人建立親密的關係,也令我們從個體的孤獨走向群體的孤獨。
然而,孤獨感並不一定是負面的,我們應該把孤獨的時刻視為與自己相處的時間,好好與自己對話,暸解自己的真正需要;同時,亦不應排斥別人的陪伴,願意打開心房與別人建立親密關係的同時,我們必定能收穫快樂和成長。兩者並行且平衡,大概就是一個人最好的狀態。
References
Cornwell, E. Y., & Waite, L. J. (2009). Social disconnectedness, perceived isolation, and health among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50(1), 31-48.
Gierveld, J. D. J., & Van Tilburg, T. (2010). The De Jong Gierveld short scales for emotional and social loneliness: tested on data from 7 countries in the UN generations and gender surveys. European journal of ageing, 7(2), 121-130.
Jones, W. H., Rose, J., & Russell, D. (1990). Loneliness and social anxiety. In Handbook of social and evaluation anxiety (pp. 247-266). Springer, Boston, MA.
Mäkelä, K., Andersson, U., & Seppälä, T. (2012). Interpersonal similarity and knowledge sharing within multi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1(3), 439-451.
Peplau, L. , & Perlman, D. (1982). Perspectives on loneliness. In L. Peplau & D. Perlman (Eds.), Loneliness: A sourcebook of current theory, research and therapy (pp. 1-20). New York: Wiley-Interscience.
Russell, D., Peplau, L.A., & Cutrona, C.E. (1980). The revised UCLA Loneliness Scale: Concurr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evid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9, 472-480.
Weiss, R. S. (1973). Loneliness: 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and social isolation.
Append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