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地」的討論歷久常新,但市民大眾對「離地」意識了解又有多少呢?INVO 曾撰文討論過「離地」一詞在日常使用時的模糊之處,亦製作「離地」測試分別測量被訪者的認知、行為以及圈子的「離地」程度,之後得出一個「離地指數」,從0-30分,指數愈高則愈「離地」。本測試參考美國的皮尤研究中心 (Pew Research Center) 定義中產階級的收入分類方式,將勞工收入中位數的三分之二至兩倍設定為中等收入水平:屬該收入水平的受訪者會被歸類為「中產」,收入低於該水平的則為「平民」,收入高於該水平的就是「nice package」。INVO 亦根據統計處的香港人口特徵分佈和數字分別為不同年齡和性別調整出其所屬階層的收入水平,以切合本測試的需要以及本港的情況、減少統計偏差。
在推出測試的首兩個星期,INVO 已經吸引超過4000 名網民進行「離地」測試,由於網民的特性所限,測試的樣本數據主要由年輕的男性網民組成,他們的年齡普遍介乎15-34 歲之間。根據目前收集到的數據,INVO 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反映香港人在「離地」方面有著濃厚的階級分層傾向。
INVO 為大家作以下剖析。
首先,常識類的結果包括「收入愈高者愈離地」:中產以上的nice package 人士平均而言會較平民以及中產「離地」指數高3.3 分,幅度不算小。由此可見,坊間對富有人群「離地」的批評並非空穴來風。可正如前文所述,也從我們的數據反映出來,不管被訪者是平民、中產,還是nice package,他們的「離地」指數都可以完全貼地或是身在太空,因此任何階層的人均有可能「離地」,只是中產以上階層機會率較高而已。
若果以地區劃分的話,住在港島區的人最「離地」,九龍次之,而住在新界的人則最為貼地。以18區細分後,除了住在灣仔區的人傾向最「離地」外,家住九龍城、中西區、油尖旺以及離島的人離地程度亦較嚴重,餘下的地區「離地」程度相距不大。似乎反映了所住的地區也與「離地」有一定相關性。以此推論,身居於較為富裕地區的人均有較大可能「離地」。
經過進一步的分析並將問題逐一單獨審視後,我們找到一些頗有意思的發現。
第一,平民較中產或以上階層更容易結交不同立場的Facebook 朋友,與此同時,不同階層所擁有的朋友階層分佈同樣均等,顯示在現實生活中,中產以及nice package 的圈子雖不至於狹窄,但他們在網上世界卻明顯較為封閉。
第二,當被問及香港是否一個機會處處的地方時,如上述的情況類似,家住中西區、灣仔或是離島的被訪者的傾向較為正面,相反,住在北區的被訪者則最為絕望,其餘地區就介乎兩者之間。另外,年齡為35-59 歲的被訪者有較大比例認為香港是機會處處的地方,15-34 歲的被訪者則相反。
第三,對比多輪分析後,發現似乎「離地需父幹」,當被訪者的父母至少有其中一人為專業人士,被訪者均有較為明顯的「離地」傾向,例如,他們傾向缺乏不同立場的Facebook 朋友、不知道本區的區議員是誰、不清楚本區有甚麼公屋、擁有較單一的朋友圈子、去較高級的地方買菜、但也較大比數認為香港是個機會處處的地方。
由此可見,成長和生活在甚麼樣的家庭背景,對一個人的「離地」程度有很大關係。當然,如要換位思考的話,便要衝出由父母構建的舒適圈 (comfort zone),但這對於父母為專業人士的人而言亦是相對困難。不論如何,「離地需父幹」意味著「離地」不單是個人的問題,亦受家庭教育以及成長環境影響,衍生出「跨代離地」的現象,重複製造對其他階層的誤解、讓片面的認識代代流傳下去。
綜合而言,我們透過「離地」測試發現,香港目前的「離地」狀況有很強的階級烙印,不管是以被訪者的收入、所住地區還是父母職業以論,都是影響被訪者「離地」程度的重要因素。最後,我們除了在泛泛而談何謂「離地」以外,還需要進一步思考為何突破階級領域對社會整體甚為重要,並鼓勵各階層的人士以互相接觸及溝通取代批判一番了事,才能從根本解決階級隔離的問題。
圖一. 18 區離地指數
圖二. 各階層離地指數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