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 slide
Second slide
Third slide

12 Jan 2017

「機會壟斷與自主」

INVO 在撰文討論「階層隔離導致社會分化」議題時,曾對「離地」一詞作過這樣的概括:狹隘定義是指中產及以上的階層不了解社會底層民眾的艱難疾苦,但由於「離地」意識沒有階層專屬性,涵括社會各個階層,亦包括草根階層的整體社會,故其廣泛定義可表述為:當不同階層的人士生活在自身階層的圈子中,對其他階層的工作、生活、文化、經濟狀況不聞不問、所知不多的話,便容易對其他階層的狀況產生誤解,脫離整個社會的實際,也會產生「離地」意識。「離地」意識的負面效應就是形成各階層互相隔離而導致社會的分化,以致在討論社會議題時容易在誤解中爭吵不休。

基於社會科學對階級隔離(Class segregation)的研究, INVO 製作的「離地」測試,透過測量被訪者的認知、行為以及圈子的「離地」程度,得出一個「離地指數」,從0-30分,分數愈高則「離地」程度愈高。測試參考美國的皮尤研究中心 (Pew Research Center) 定義中產階級的收入分類方式,將勞工收入中位數的三分之二至兩倍設定為中等收入水平,屬該收入水平的受訪者會被歸類為「中產」,收入低於該水平的則為「平民」,收入高於該水平的就是「nice package」。INVO 亦根據統計處的香港人口特徵分佈和數字分別為不同年齡和性別調整出其所屬階層的收入水平,以切合本測試的需要以及本港的情況,減少統計偏差。

經過分析數據後,INVO 發現有40.2% 被訪者認為:香港不是一個機會處處的地方。進一步分析年齡組群,結果顯示年紀越小對香港前景感覺越悲觀,明顯反映代際認知差距。其中15-24歲的被訪者中,高達62.9%認為香港不是機會處處的地方,25-34歲的被訪者亦有接近一半否認香港機會處處,其餘年齡層的被訪者則有約三成否認香港是個機會處處的地方。

此外,父母的職業背景亦與被訪者對於本港是否機會處處之看法有密切的聯繫。父母至少一位為專業人士的被訪者之中,有高達74.4%認為香港是一個機會處處的地方,相反,父母均不是專業人士的被訪者之中,只有55.3%認為香港機會處處。當考慮一系列因素後(性別、年齡、居住地區),類似的情況仍然存在。

在整體階層分佈中,有近一半被訪者為「nice package」。不過細分被訪者的家庭背景後,若果被訪者的父母為專業人士,他們有逾七成的人屬於「nice package」。相對而言,當被訪者的父母不是專業人士,他們只有約四成人能晉身「nice package」。

這情況可以被視為代際階級再生產 (Class reproduction) 的典型例子。

根據法國社會學家 Pierre Bourdieu 的理論,教育制度是代表階級再生產的主要渠道。代際階級再生產指父母通過對子女投放更多資源,令他們享受到更優越的教育,並利用父母已有的資源例如社交人脈、竅門知識、聲望等等為子女鋪好職業路徑,進而幫助子女晉身較高階層。這種理論套用於香港,表現為擁有更多資源的父母,通過給予子女更多機會參與海外交流活動、參與「高級」的課外活動、讀更好的私立或國際學校、聘請更高水準的補習老師、以人脈為子女取得在大型機構實習等方式,幫助子女獲得更佳向上流動至社會較高階層的機會。

從以上數據進一步推論,香港的父母通過給予資源,讓子女擁有較易晉身「成功人士」的機會,並以此塑造子女對社會的認知,兩者均對他們的「離地」程度產生影響,雖然目前尚未有足夠全面和深入的資料支持結論,但現有的資料揭示了這個頗令人憂心的現象,值得社會大眾留意。

上一代,「香港遍地黃金,成功白手興家」的範例比比皆是,時至今天,是否能重複這樣的故事仍是未知之數。INVO 的測試顯示,至少在整體香港人的認知中,單靠自身條件向社會上層流動的機會或已續步逝去,INVO「離地」測試的數據也反映,認同香港是機會處處之地的群體,社會背景多是出生於父母屬專業人士之家庭;而靠個人努力向社會上層流動者認為香港是機會處處的比例,則處於較低水平。可想而知,香港人的「離地」認知,不只是一個供閒聊的話題,亦可從側面反映香港人的認知以及客觀社會狀況的變遷。


參考書目:

Bourdieu, P., & Passeron, J. C. (1990).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Vol. 4). Sage.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